“謝謝關心!我的傷都痊愈了,賠償款也收到了,多虧你們耐心調解,事情才能這么快解決!”近日,劉阿姨對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回訪的工作人員開心地表達謝意。
2022年,劉阿姨在禪城區某經濟社轄內被地鎖絆倒致傷,協商未果,遂將該經濟社及附近商行訴至禪城區法院。一審判決,經濟社承擔70%的責任,劉阿姨因沒有盡到注意義務,需承擔30%的責任。
“我都60多歲了,因為這次受傷又引發了舊患,怎么還判我承擔責任?”劉阿姨對賠償比例不服,提出上訴。其間,她還到相關部門投訴兩被告,并提出了比一審訴請更高的賠償數額。
接到信訪情況后,祖廟街道綜治部門迅速將情況轉給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陳艷芬仔細查閱完資料后,打開了祖廟街道“訪調援法”線上工作群,“這起案子案情并不復雜,主要是要做通當事人的工作??煞裾堊鎻R人民法庭協調二審法院,組織雙方再調解一次?”
“訪調援法”,是禪城區法院祖廟法庭推行的一門式多元糾紛化解機制,聯合祖廟街道、祖廟司法所等部門制定方案,將來信來訪、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司法確認一門貫通、無縫銜接,確保做到“有信必復”“有訴必應”,將糾紛止于訴源、化解于萌芽。
“沒問題!群眾進行信訪的都是心頭的大事,我們也要把他們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苯拥皆撈鹕嬖V信訪案件后,祖廟法庭隨即啟動“訪調援法”工作機制,協調人民調解員與二審法官開展聯合調解。
“我不明白,明明我是受害者,為什么還要說我多事?”劉阿姨對陳艷芬哭訴道,“本來日子過得也不順心,又出了這個事情,家里都沒人關心我?!?
“阿姨您受了傷,我們看了也心疼?!标惼G芬安慰道,“您同時進行信訪和上訴,整個過程勞神費力。您看能否調整一下賠償預期,這樣能較快地拿到賠償款,也可以安心休養身體?!?
另一邊,祖廟法庭法官王琪也同步聯系上涉案經濟社參與調解。
經過多輪次的溝通,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當場握手言和。
當天,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迅速“接力”,通過“云法庭”系統對調解協議內容進行遠程審查和確認,并出具調解書。
此時,距離該案二審立案僅僅過去了11天。(呂慧敏 劉小溪)